「痔者,後病也」,是直腸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靜脈叢發生靜脈曲張而形成突出塊物,俗稱為「痔瘡」。民間有「十人九痔」之說,說明痔瘡是一個常見、多見的疾病,好發在20歲以上的成年人,根據發病的位置不同,可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
痔瘡的發生多因為先天性靜脈壁薄弱,或婦人生育過多,又見飲食不節,過食辛辣燥熱、肥甘厚膩的食物,亦可因久坐、久蹲、久站,負重遠行,排便不順等原因。痔瘡常見的五大症狀為1. 大便出血,初起是多為無痛性便血,血色鮮紅,與糞便相混 。2. 痔瘡脫垂,隨著痔核的增大,排便時可以脫出肛門外。3. 肛門周圍潮濕及搔癢,因為痔核反覆脫出,常有分泌物溢出肛門,或分泌物長期刺激肛周的皮膚。 4. 肛門有異物感或疼痛。5. 便秘,因為患者因出血而人為地控制排便,造成習慣性便秘,或乾燥的糞便又容易擦傷痔核而出現,造成惡性的循環。
若患者有痔瘡可以透過外熏洗法作以緩解病情,藥物組成為苦參、蛇床子、白芷、金銀花、野菊花、黃柏、地膚子、石菖蒲,各20克。本方具有活血止痛、收斂消腫的功效。用法為水3,000毫升,先浸藥材30分鐘,湯藥滾後調至中火煮45分鐘,倒出2,000毫升的湯藥在盆中,先熏患處,待湯藥的溫度到攝氏45度可以清洗患處,或坐在藥盆中泡浸,亦可用毛巾蘸濕熱敷。
如對病情有疑問,請及早求診你的中醫師。
撰文:
朱靄娛註冊中醫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副講師
欄名: 中大醫說
-
降膽固醇|減重醫生分享2招「居家減肥法」 不捱餓激減55磅降血脂 |
|
-
【未有圖】惡疾纏身|與張學友合唱金曲成名 52歲女星染1惡疾左眼斜視兼左眼凸出 |
|
-
紅十字細說人道 ︳香港紅十字會籲各界參與「可持續社區論壇2025」 實現可持續發展 |
|
-
癌症殺手|確診到病逝僅11個月 14歲少女不敵癌魔 父未及見最後一面:終生遺憾 |
|
-
由「有線」到「無線」 心臟起搏器 調節心律 心跳不再慢 |
|
-
中風危機丨阿燦廖偉雄因1事去年突中風險癱 分享自救法2個月急好轉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中醫治痔瘡的妙法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 D230920
中醫治痔瘡的妙法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痔者,後病也」,是直腸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靜脈叢發生靜脈曲張而形成突出塊物,俗稱為「痔瘡」。民間有「十人九痔」之說,說明痔瘡是一個常見、多見的疾病,好發在20歲以上的成年人,根據發病的位置不同,可
https%3A%2F%2Fskypost.hk%2Fcolumn%2Farticle%2F3617243%2F%E4%B8%AD%E9%86%AB%E6%B2%BB%E7%97%94%E7%98%A1%E7%9A%84%E5%A6%99%E6%B3%95%20
https://skypost.hk/column/article/3617243/中醫治痔瘡的妙法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615000/3617243/02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615000/3617243/
生活副刊
健康
514
3617243
503
514003
生活副刊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6bc517d2
健康